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谭小芳
领域: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运营管理  领导艺术 
地点: 北京 西城
签名: 谭老师助理:13733187876
官网www.jungle.org.c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2896
  • 博客访问:73695818

专家文章

企业家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2011-10-17

企业家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俗话说:“无商不富”,也就是说发财致富的人绝大部分是经商办企业的。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经商办企业,也不是所有因为办企业而发财致富了的人都是企业家。企业家是使土地(场地)、劳动力、资本和其他资源有机结合而创造巨大财富的人,是经营管理的行家里手。所以,企业家一定是经商办企业的人,而且是经商办企业的高手,而经商办企业的人却不一定是企业家。在当今中国,企业家是非常稀缺的,优秀企业家更是凤毛麟角!那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把企业家称为市场经济的“原动者”,那么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动者”就应该是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家的队伍建设顺理成章就应该成为各地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政策精神的核心。经济学家斯蒂格利兹在《经济学》中提出,发展中国家固然是许多经济要素都不足,但是最缺乏的是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家,最缺乏的是企业家才能。

我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3年4月12日在北京金台饭店举行了“第十届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调查结果发布暨研讨会”,公布对3539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其中关于我国企业家数量和素质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家队伍“数量充足”与“素质高”的认可率分别只有13.3%与10.1%,而认为企业家队伍“数量缺乏”与“素质低”的分别占62%与40%。相比之下,缺乏系统的教育背景和先进管理方法与理念的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可能更让人担忧。

就我的接触而言,中国企业家的整体素质是高的,但仍有个别企业家素质不高,有的利益至上,利欲熏心;有的心胸狭窄,搞一言堂,容不下优秀人才;有的心态浮躁;也有的目光短浅,循规蹈矩,企业发展原地踏步。这些虽然是极个别现象,但也不容轻视。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www.tanxiaofang.com)表示,企业家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兴衰。据统计,世界上10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0家与企业家决策失误有关。美国研究企业倒闭问题的学者阿乐德·曼曾指出,从30年代到80年代的日本企业倒闭的原因在管理者方面的占90%。可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是保证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

一个企业的成败,70%取决于经营决策人的作用,企业领导人的素质对企业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拿破仑说:“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由此可见企业家之重要性。而企业家素质是指作为企业的领导者的企业家要管理好企业应具备的素质。如果企业家缺乏管理企业所具备的素质,企业的效益上不去,整个国家的经济就会随之衰落,这样说来企业家的素质能力并不是一个小问题!

谭小芳老师(预定企业家素质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了解到,目前关于企业家素质内涵的阐述有不同的见解。远大公司总裁张跃先生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企业家素质应该包含:一高、二强、三多、四稳。一高:境界高;二强:欲望强、耐力强;三多:多才、多艺、多兴趣;四稳:原则稳固、方向稳当、作风稳健、情绪稳定。

中国内地富豪榜的开创者胡润,向全球发布“2003中国财富品质榜”中推出的财富品质分析报告认为企业家素质应该包括:诚信、把握机遇、创新、务实、终身学习、勤奋、领导才能、执着、直觉、冒险。而且其对中国内地100名顶级企业家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家认为诚信是最主要的品质,把握机遇是第二重要,创新和务实也很重要,而领导才能则排在第七位。可见,企业家的素质中品德修养是比才能更重要的因素。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提出企业家必须具备以下十大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计划能力,学习能力。经济学家熊彼得则将企业家素质概括为:具有能完全胜任不胜其烦的会议和交涉的特殊的体力和魄力,善于说服他人并能获得支持及具有通过巧妙的交涉操纵他人的谋略和胆识等。

马云则表示:脑子里整天想钱的人成不了企业家。道理简单,又很深刻!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某种程度上,掌舵人的胸襟和格局怎样,决定了市场能否做大,企业能否做强。但现实生活中,大家一提到商人,就跟利、跟奸联系在一起,确实这是不公平的,因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为什么我们做企业家,为什么我们做商人的就不能够去行道德,不能做圣人呢?

所以我们讲仕农工商,仕者排在首位,他们有伦理道德有仁义。现在的社会确实反过来,商往往是被人最受尊重的,因为有钱,所以商人的理念和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导向是非常举足轻重的,因此我们在现在惟有寄望于企业家、寄望于商人来带动价值观的导向,帮助构建和谐社会。

那么,如何影响企业家的价值观导向呢?话说,儒学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运用到国家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曾取得卓越的管理成效,深受儒学影响的国人,从思想上具备认同的基础,笔者强调说可以治理国家的思想,肯定是可以管理企业的。所以,不管是国学,还是礼仪,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提高素质——那么,企业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东西方文化的国家各有相近或相异的看法,谭小芳老师认为,作为中国式的企业家,以下条件和素质供参考:

◆知识素质
◆竞争素质
◆能力素质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
◆社会活动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
◆道德情操素质
◆个性、气质修养

从以上可以看出,考察一个企业家素质高低,应该有比营业额及短期利润水平更丰富的指标。最近,《财富》杂志评选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十大CEO,其评价标准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他留给企业的“遗产”,即在他离开CEO职位多年后,公司仍能兴旺发展;二是他的“影响”,即他在技术与经营方面的创新能力所产生的影响力已超出公司的范围;三是他的“恢复能力”,即领导公司渡过危机和推进改革的能力;四是公司股票的长期收益程度。按照这四个标准来衡量,企业的持久增长能力才是衡量企业家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而《财富》选出来的十大杰出CEO恰恰满足了这些要求。

目前,民营企业家素质提高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民营企业家的素质现状缺乏正确的评价。没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素质提高的方向就不明确,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差距也就不明显。一个不正确的评价标准还可能带来错误的导向。经济生活中一些通过不诚信行为获得暂时利润而受到政府表彰的企业家并不少见。这对于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谭小芳老师建议国内应尽快建立专业的人才素质测评机构,建立正确的民营企业家绩效评价机制,合理评价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与经营业绩,统一对民营企业家素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高素质导向。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内有一些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开始摆脱家族管理,聘请优秀的职业管理者走上企业的重要管理岗位。这既是民营企业家素质提高的一个反映,又有助于民营企业家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应该大力倡导民营企业家的职业化建设,抛弃民营企业所有者必然是企业管理者的狭隘观念。发展社会支持体系,明确职业身份,拓展职业化空间。加快人才评价和人才流动市场的建设,让民营企业家的素质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形势,也让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催生更多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

总之,成功的企业家绝大部分是高素质的企业家,而高素质的企业家也大部分能够取得成功。谭老师强调:只有具备现代企业家的素质,才能使企业家真正成为:事业的探险家、经营的战略家、脚踏实地的实干家、管理的艺术家、学术渊博的科学家和颇具风度的外交家。

推荐
谭老师助理:13733187876 官网www.jungle.org.cn
类别:总裁观察 |   浏览数(1463)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