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韩锋
领域: 人力资源  市场营销  品牌管理 
地点: 广东 广州
签名: 营销活化石韩锋,经销商老板学理论创始人,贵仁相助营销顾问机构创始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934
  • 博客访问:3559613

专家文章

当年明月:营销人学习的翻译官 2009-04-26

 

当年明月因《明朝那些事儿》火了,名声大噪,盖过了易中天。
当年明月是个翻译官,而且是一位值得广大营销人学习的好翻译官。
当年明月做的是把枯燥的历史语言翻译成读者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的翻译官。
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是一种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嬉笑怒骂、插科打诨、偶尔抖个包袱,让读者忍俊不禁。基本上能让读者三行一小笑,五行一大笑,有喷饭的笑,也有会心的笑。
当历史能让历史系毕业的人都感觉反胃的时候,当年明月却能让读者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营销高手——至少要给一个明史“首席翻译官”的名头才相配。也难怪当年明月的博客流量突破了两千万,图书发行了五百万册,这个数字还不断被刷新,明矾(当年明月粉丝的简称)的队伍还在不断地壮大。
当年明月创造了一个营销奇迹:历史不仅可以更好看,而且可以更好卖!
“好卖”是多少营销仁人志士追求的终极目标啊!对当年明月的销售成绩,许多营销人只能望其项背,垂涎三尺了。没有好卖的好看对许多营销人来说是扯淡,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中国的智业公司投其所好地打出“销量是检验策划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了。好卖的最直接体现就是飙升的销量了。“好卖”是所有企业老板最愿意从营销人的嘴里听到的一句话,而且是百听不厌,特别是金融寒冬的今天,好卖更受到所有营销人与老板的偏爱。
一个人人都不待见、最不可能卖出去的“历史”产品,为何能让当年明月创造了好卖的“历史”呢?
营销圣贤早就非常英明地告诫世界上所有的营销人:你卖的不是牛排,而是牛排上面嗞嗞的声音;你卖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这是消费者最关心的核心利益。
当年明月可能没有学过任何营销理论,但绝对是个营销高手。他知道“历史”这个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核心利益不是故事,不是历史知识,不是“知兴替”,而是人性。
当年明月被封为所谓的“心灵历史开创者”,他称“写史既写人,写人既写心”,写心就是在写人性。
当年明月写所有书,按他的原话讲:“其实我只想表现一句话:历史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是有人性的。”他想给读者的就是人性。
不论朝代、不论肤色、不论人种、不论地域,人性从来没有改变过,真的没有!(小沈阳语录)
读者之所以兴味盎然、乐此不疲地去“悦”读“首席翻译官”——当年明月所翻译的历史,是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不是历史人物,是鲜活的人性,是今天自己的影子,是当今的社会的缩影。当历史和读者没有关联的时候,历史就是历史;当历史和读者息息相关的时候,历史就不是历史了,是拿到今天仍可以用的东西了。难怪企业家柳传志看了当年明月的书,也体悟到了很多,也抑制不住想见见这位“翻译官”的强烈冲动。
其实说白了,营销人,不管岗位有别,贡献大小,都是翻译官。
营销人整天做的是把技术语言翻译成市场语言的翻译官。
营销人就是把复杂的东西变成简单东西的翻译官。
营销人就是把高深的东西变成通俗东西的翻译官。
营销人就是把同质化的东西变成差异化东西的翻译官。
营销人就是厂家雇佣的,为消费者贴身服务的翻译官。
许多营销人的“翻译”功力比起当年明月,简直是天壤之别,还停留在汉译英、英译汉的直译水平,最多也是个自己才能听懂的CHI-ENGLISH(中国式英语)。
营销人,你可以不懂历史,但你不可以不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
不是为了吹捧他和为他写书评,当年明月真是一位非常值得营销人学习的好翻译官。可惜的是,很多营销人至今还没有发现自己和当年明月是同行。
本文版权归作者韩锋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推荐
营销活化石韩锋,经销商老板学理论创始人,贵仁相助营销顾问机构创始人
类别:市场营销 |   浏览数(11828)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