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徐曙光
领域: 企业战略  品牌管理 
地点: 上海 普陀
签名: 徐曙光 格林豪泰酒店管理集团董事长兼总裁,www.519.com董事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58
  • 博客访问:729756

专家文章

中国富豪为何捐了款也招骂? 2010-08-25

标签:

中国富豪为何捐了款也招骂?

文/徐曙光 格林豪泰酒店、519.com葡萄酒直销网络董事长

 

前几天在美国,看到“股神”巴菲特和首富比尔盖茨掀起了“捐赠誓言”的行动,颇为引人关注,此二位的号召力目前已经得到了巨额“回报”:40位亿万富豪或家庭承诺将把过半财产(至少1500亿美金)捐给慈善事业。更有意思的是,接下来6个月,他和盖茨将与中国、印度的富人见面谈慈善,希望更广地来推动慈善事业。

 

对于两位慈善大使来中国的“劝捐”之举,很多中国网友持怀疑态度——不完全统计,应该是绝大多数的人。“不可能”、“我看够呛”、“不看好”等否定句基本上汇集了众人的观点,成为了主流意见。为什么公众对中国富豪这么没有信心?曾放出豪言壮志,声称要捐出83亿的某某富豪,可以当一个例证。该富豪去年10月说要拿45%的资产做慈善,可截至今年7月,这笔善款据说只落实到一个多亿。这就是富翁们在慈善活动方面给普通百姓的印象,口惠实不至者算是好的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更不在少数。

 

在这里我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华慈善总工会的调查结果:在他们所获的捐赠中,70%都是来自国外和港台地区,国内富豪的捐赠仅占15%还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富豪捐款了,人们会给其叫好,但更多的则是质疑,有时候甚至还会招骂。

 

究其原因,中国富豪在人们眼中就不像是能真心搞慈善的有钱人,他们更喜欢的做法是要把大把大把的钞票留给子孙后代。具体地讲:

 

首先,国人由来已久且发生变化的仇富心理。

 

见到穷人骂富人的时候,大家通常会把这种行为定为成仇富,狭隘点讲,这也是一种嫉妒。这种心态的出现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心理隔膜是存在于两个社会阶层内天生的冲突。可随着社会的进步,贫富裂缝越来越大,人们的仇富心态也与日俱增着。富人们凭借手头上的巨额资金,炒房炒股,聚集越来越的社会财富。可相对的普通人可就遭了秧,房价在炒作下越长越高,生活日益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不公平程度的加大,与富豪们“钱生钱”的敛财方式不无关系。

 

第二,富豪们目的不纯的慈善行动(比如有某种目的、作秀等等),导致慈善“变味”了,愈发令人生厌。

 

以前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富翁去庙里烧香拜佛,刚进门就发现一个“捐款箱”摆在面前,该富翁随即从钱包里拿出了50元香火钱,投了进去。之后,烧香、叩头、许愿,最后富翁很满意地走出寺庙。随行的好朋友问他,“您许的什么愿?”“我祈求家人身体健康、生意兴隆、儿子学业有成……”。朋友不禁笑着说:“您这50块钱花的真值啊……”事实上,很多中国富豪在捐款时都抱着这为拜佛者的心态,逐利的天性使他们的慈善行为变了味道,其目的不是真正想助人,而是帮己,不像美国富豪那样发自内心地做慈善。人们似乎早就看透了某些富人的嘴脸,以至于对虚伪的行为嗤之以鼻。

 

第三,加上一些人的财富来历不明,让人质疑其财富来源。

 

据说——当然仅仅是听说,中国富人不愿捐款的另一个原因是,一旦你捐出巨款了,舆论会一齐质疑这笔钱来源的正当性,会去查这个富翁的发迹史,看其企业的成长历程。如果说这是富人“藏富”不善捐的一个理由的话,那富人最该做的是自我反省:究竟自己的钱财是否合法?为此而不发善心是否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呢?普通人仇富必有其缘由,不会横加指责。富人要想改变人们心中“为富不仁”的看法,不仅要多做善事,还要主动去消除隔阂,不要总以高人一等的态度跟人们交流。

 

社会财富不患贫患不均,富人捐款也算是一种财富重新分配吧,其重要性和社会意义不言而喻。可当前中国富豪们对慈善事业显然关注不够,要想消除富豪们捐款的各种“不良反应”,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双管齐下或可以改观现状。

推荐
徐曙光 格林豪泰酒店管理集团董事长兼总裁,www.519.com董事长
类别:总裁智慧 |   浏览数(3795)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